关于河北省产业扶贫的几点建议
提 要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河北省新农村经济建设促进会会同省农科院、省社科院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对此做了专题研究和讨论,并针对我省扶贫工作特点、创新扶贫模式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供领导参考。
建议实施“一四八六”工作措施,即瞄准一个目标;重点实施产业扶贫四大工程(产业扶贫“四法”);突出八项重点工作;健全六项保障机制。
一个目标:即瞄准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这个目标。
产业扶贫四大工程:一是产业推动工程;二是龙头带动工程;三是园区拉动工程;四是市场促动工程。
八项重点工作:一是产业集中连片、进村入户;二是产业化合作经营;三是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四是生态家园建设;五是基础设施提升;六是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社会保障;七是科技创新兴业;八是异地搬迁扶贫。
六项保障机制:一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二是建立行业扶贫保障机制;三是建立社会扶贫保障机制;四是建立扶贫融资和风险担保机制;五是建立能力提升保障机制;六是建立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
关于河北省产业扶贫的几点建议
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为目的的扶贫开发工程,是整个扶贫工作中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
一、产业扶贫现状思考
我省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农业资源分布不均,贫困人口多集中在山区、丘陵和黑龙港地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实现了从单一的输血式扶贫向以造血式扶贫为主的精细扶贫战略转变;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现代农业园区、山区综合开发和家庭手工业,实施了规模产业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园区示范、典型引路等一系列的产业扶贫开发模式。特别是坚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区域资源特色和禀赋,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食用菌、经济林以及循环农业等,初步形成了太行山区优质干鲜果品产业带、黑龙港地区“富民大菜篮”产业区、燕山地区食用菌产业集群、张承地区牛羊养殖基地、坝上地区错季蔬菜等一大批扶贫产业带区,带动了一大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在整个扶贫开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我省的扶贫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还未形成;龙头企业少、小、弱,带动力不足的问题还十分突出;产业化经营组织力弱、社会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一哄而上、大起大落现象时有发生;有些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经济利益联接机制还没有真正的建立,农民自身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和提高,影响了产业扶贫的整体提升和效果。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我省的产业扶贫仍处在粗放型开发和管理阶段,亟需统筹谋划,深度开发,精细管理,全面提高,使其真正能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二、提出建议的指导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以及河北省一系列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导,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结合我省扶贫开发的工作实际,以燕山、太行山地区,黑龙港流域、环京津贫困带作为主战场;以承接京津农业产业转移为新增长极;以全省农业产业化全面发展和提高为依托;以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大力推进股份制合作经济,经济示范区作为突破口,广泛动员,大力推进,全面提高,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省贫困地区的面貌有一个根本改变。
三、建议的主要内容
根据产业扶贫现状思考和提出建议的指导原则,建议实施“一四八六”工作措施,即瞄准一个目标;重点实施产业扶贫四大工程(产业扶贫“四法”);突出八项重点工作;健全六项保障机制。
(一)一个目标:即瞄准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这个目标。
(二)实施产业扶贫四大工程(产业扶贫“四法”)
1.产业推动工程。根据我省贫困地区的资源状况,发展适宜产业,推动产业扶贫开发,主要有四大产业:
(1)绿色种植业。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围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蔬菜、干鲜果品以及中药材种植等优势产业,重点规划十大产业带区和基地。
一是张承坝上地区300万亩错季蔬菜、500万亩杂粮种植和深加工基地。
二是沿北京南北主要交通干线两侧两个百里长廊蔬菜种植基地。
三是以平泉为主的10亿盘袋食用菌种植基地。
四是以太行山为主的300万亩核桃、500万亩大枣种植基地。
五是以京东北迁西、宽城为主的300万亩板栗种植基地。
六是以兴隆为主的50万亩山楂种植基地。
七是以承张为主的500万亩山地杏仁种植基地。
八是以安国药材和热河黄芩为主的200万亩地道中药材种植基地。
九是以永年、定州为主的日光温室棚菜和望都、鸡泽为主的辣椒种植基地。
十是以黑龙港流域为主的花生、油葵,张承马铃薯以及平乡贡白菜、隆尧大葱、富岗苹果等优势产业基地。
(2)绿色养殖业。重点发展牛、羊、鸡、鸭、猪等养殖,本着优胜劣汰的原则,改良品种,提高质量,扩大规模,推进养殖、食品加工、市场一体化进程,使其形成产业集群,提高经济效益,拉动大批农户脱贫。结合龙头企业和本地实际,实施5251工程。即在张承地区养牛存栏50万头,猪和羊存栏各100万头(只),鸭5000万只,鸡1亿只,带动农民20万户脱贫。
(3)绿色旅游产业。结合旅游资源禀赋和自然环境特色,实施四环一带项目。四环:①唐山清东陵、北戴河海港区、山海关区域至承德宽城蟠龙湖、兴隆雾灵山风景区形成旅游环;②承德的隆化、围场、丰宁至张家口的张北县、沽源县、崇礼县形成旅游环;③保定的清苑地道战、白洋淀雁翎队、阜平城南庄至西柏坡形成红色旅游环;④石家庄赵州桥、苍岩山、古中山陵至保定满城汉墓、清西陵和山水风景旅游环。一带:沿太行山由北向南的扁鹊庙、白云古洞、邢台大峡谷以及邯郸地区的朝阳沟、七步沟等风景、民俗旅游带。此外,还要开发具备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农业旅游等项目。
(4)绿特农业。结合地域和传统产业以及现代科技优势,进行藏红花种植、牡丹油、松花粉、沙棘油开发以及观光农业、采摘等灵活多样的、符合实际的产业开发。
2.龙头带动工程。龙头企业是带动产业升级的根本要素,一个好的龙头企业可以带动大产业形成,带动一批农户脱贫。培植和促进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是推进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因此,建议多措并举,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把我省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十:以五得利集团、露露集团、六个核桃集团、今麦郎集团、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等大企业为基础,扶持10个50-10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百:结合农业加工业、制造业、储藏业等,培育支持100家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千:结合加工、种植、养殖、制造等产业,培育千万元以上企业1000个;万:带动脱贫致富50万户。
3.园区拉动工程。产业园区建设是拉动产业扶贫的有效方式,一个好的产业园区可以产生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可以拉动一大批农户脱贫致富。因此,要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产业扶贫的关键环节来抓,建议实施三级产业园区示范工程,一级:省里重点扶持和培育10个特大型示范园区;二级:各市重点培育5-10个大型示范园区;三级:各县区培育数个产业示范园区,通过园区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形成和升级。
4.市场促动工程。产业扶贫要靠市场促动,市场是促进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有效形式。一个高效运营的大市场能促进一个乃至若干个产业的产生和形成。反过来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能推动市场的培育和形成。因此,培育和塑造市场是产业扶贫的重要一环。目前的市场经营形式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类,根据区域特色和产业发展状况等,拟实施分类市场促动工程,其中有形市场的促动工程:做好三个大区域市场的培育和塑造,一是在原有基础上做大做强张北蔬菜市场、围场大牲畜市场、安国中药材市场等十个大型市场;二是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培育100个中小型市场;三是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强我省与京津产业和市场对接,力争把北京新发地等特大市场引进到河北。无形市场的促动工程:在政府因势利导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商业协会等社会资源,积极引进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集团,开拓渠道、整合资源,运用电子商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培育网络交易市场。
(三)突出做好八项重点工作
1.产业集中连片、进村入户。一是结合业已形成的产业和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加强与农户的连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业和龙头企业的经济效益,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二是加大对带有苗头性和新兴产业的扶持和支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推动集中连片,迅速扩张,做大做强;三是支持种植、养殖、销售、加工等产业和龙头企业与农户对接,使其做大做强,形成连片、连村、连乡的大产业、大龙头,努力形成“县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的新格局。
2.产业化合作经营。加强产供销一体化、龙头+产业+农户、市场+产业+农户为主要内容的合作组织建设,支持以股份制为纽带的强强联合,促进龙头企业、市场、产业与农户的对接。
3.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结合产业优势和自然禀赋,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放宽政策,扩大开放,加强外联,广泛引资。特别是要加强京津和周围省市的招商力度,瞄准京津及山东、河南等省市的特大和大型龙头企业和产业以及大专院校,主动上门,紧密连接,力争每个市都能引进数个全国性特大型龙头企业,每个县区都能引进数个中大型龙头企业,在招商引资上形成上下联动,万马奔腾的局面。
4.生态家园建设。发挥行业扶贫优势,整合政策资源,结合我省农村面貌提升工程的成功经验,在贫困地区实现以“五改三建”(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环境、建现代功能设施、建安居房、建致富路)工程为重点,全面治理脏乱差现象,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基本消除贫困户住危房现象,基本解决贫困村行路、饮水、用电、取暖、收视、安居等六难现象。
5.基础设施提升。结合贫困地区产业特色和基础条件,加强以水利、交通和电力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和改造,因地制宜抓好乡村水库、塘、坝、渠、窖、井以及小流域治理,搞好贫困地区病险水库、塘、坝的除险加固工程,保证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贫困家庭,人均拥有半亩以上高产稳产农田。加强贫困地区交通、饮水和用电安全,确保村村通油路,户户有饮水和用电的保障。
6.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社会保障。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脱贫致富能力。加强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技术人员的配备水平,巩固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水平,保证群众能够就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和社会保障工作,基本建立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实现自然村全覆盖,行政村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覆盖通信信号。乡镇配置综合文化站,80%以上行政村有文化设施。健全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户供养制度、临时救助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等。
7.科技创新兴业。积极引进和承接京津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成果的开发与推广。鼓励和支持我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对产业扶贫的研究与开发,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支持他们创业,尽力为他们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动员支持社会各类人才到贫困地区投资创业,鼓励包括农村在内的有志青年大显身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学历高低,只要是做出成绩的都要给予鼓励、支持和赞扬。
8.异地搬迁扶贫。对生存环境条件特别恶劣的地区要实行异地搬迁。异地搬迁要以“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为原则,要进行调查摸底,总体规划,做好工作,分批推进,稳步实施。
(四)六项保障机制
1.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一是争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社会等各类资金支持,抢抓机遇,捕捉信息,加大力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国家、社会等各类扶贫试点、项目、产业以及龙头企业发展的争取工作,凡是对产业扶贫有利的都要主动争取与融入。二是整合和完善扶贫投入机制。整合各类扶贫资金,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集中打捆使用的原则,加大对拉动力强、覆盖面大的产业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其迅速成长,做大做强,以拉动更多贫困人口尽快脱贫。三是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各级财政扶贫投入资金应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逐年有所增加,重点用于核心产业扶贫项目,形成整乡、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开发的态势。
2.建立行业扶贫保障机制。加大各行各业对产业扶贫投入的力度,坚持以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各行各业职能部门作用,切实把产业扶贫放在突出位置。各行业、各部门在安排项目、资金时要向产业扶贫的贫困地区倾斜。财政、发改、土地、交通、教育、卫生等部门,都要在资金、项目、土地、道路等方面,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优先安排,支持产业扶贫快速发挥作用。
3.建立社会扶贫保障机制。加大对口帮扶力度,积极争取中直、省直单位加大对产业扶贫和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深入开展市、县、区直部门、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医疗机构对贫困村进行对口帮扶。各帮扶单位要制定年度帮扶计划,组织帮扶人员和班子将扶贫措施落实到贫困村和户以及具体项目。
4.建立扶贫融资和风险担保机制。在政策允许的基础上,拓宽筹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建立投融资担保平台,支持贷款风险补偿和投资风险补偿政策,发挥好财政贴息资金的杠杆作用,财政贴息资金和金融单位要优先向优势产业扶贫项目倾斜。
5.建立能力提升保障机制。把增强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作为产业扶贫的根本大计。重点培训有转移愿望的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着力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传统产业技术提升,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逐步使每个贫困户都有致富明白人,每一个大产业都有高层次技术人员做指导。
6.建立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建立扶贫开发信息体系,加强重点贫困县市的信息监测,不断规范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发布工作,及时掌握产业扶贫的现状、变化和产业发展的成效,并依此做考核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四、对产业扶贫组织实施工作的四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对本地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亲自抓。进一步完善扶贫绩效考评制度,将扶贫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定期检查、考核、表彰,并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改变贫困村的原有工作方式,提高组织领导力。
(二)注重调查研究。切实加强扶贫理论和政策研究,对扶贫实践进行系统总结。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详细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决策水平和实施能力。
(三)抓好典型引领。通过典型示范,不断总结推广先进做法和经验,创新和完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做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四)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成就、经验和典型事迹,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更好地营造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群众积极性和自信心。
主办:河北省新农村经济建设促进会
协办: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84号
联系电话:0311-85511645 8551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