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  |  唐山市  |  秦皇岛市  |  邯郸市  |  邢台市  |  保定市  |  张家口市  |  承德市  |  沧州市  |  廊坊市  |  衡水市  |  辛集  |  定州

安全食品工作委员会

| 美丽乡村建设专业委员会 | 农村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 |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业委员会 | 乡村旅游发展专业委员会  | 农村新能源发展专业委员会

河北省委副书记廉毅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引我们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的明确信号,作出了“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的重大决策,强调“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为我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随着学习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博大精深,是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献。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认清了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审时度势作出了“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必须心怀“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问题,切实履行好新的重大历史使命,扎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坚定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胜信心。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党中央为此作出设立5年过渡期的伟大创举,提出“四个不摘”的明确要求,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留足了时间和空间。我们必须持续用力,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自觉。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意义,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深化了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的系统认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我们必须进一步把党管农村工作落到实处,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下,2021年以来,河北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响鼓重锤、真抓实干,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乡村振兴迈出新的步伐。一是政治责任全面压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平山县北庄村全体党员回信要求,深入开展“永远跟党走”“团结就是力量”等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其他省级干部协同抓,市县乡村协调联动,进一步巩固了五级书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全省未发生返贫致贫问题,脱贫地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中有增,脱贫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1年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1156元,较上年增长17.8%。三是有效衔接平稳实现。省市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领导小组,各级乡村振兴局全部完成重组挂牌。省级出台衔接政策文件81个,在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基础上进行了分类调整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省内帮扶等机制进一步完善,“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入开展,帮扶关系有效衔接。四是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加大乡村建设力度,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户厕141.8万座、整改问题厕所21.7万座,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50个,农村面貌显著改善。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4.5%,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深化农村社会治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社会保和谐稳定。

图片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村成了网红旅游打卡地。
图片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顾家台村将村前广场命名为“圆梦广场”。
河北省是我们党“进京赶考”的出发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的地方。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产业就业、“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科技和易地搬迁后扶、帮扶力量、帮扶政策“六个全覆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底线思维,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



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脱贫攻坚期内,河北在全国率先探索,2019年创新建立脱贫防贫长效机制。过渡期内,我省脱贫地区特别是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和燕山、太行山深山区防止返贫任务还很重,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强化监测预警,及早发现问题。防止返贫重点在防、关键在早,早发现才能早干预、早帮扶。2021年以来,河北省面向所有农村人口开展预警,将所有脱贫人口和有返贫致贫风险、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全部纳入监测范围,持续跟踪收支变化等情况,实现监测预警全覆盖。我们将继续用好农户自主申报、乡村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等方式,对所有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每月开展入户走访,优化识别程序,缩短认定时间,准确锁定监测对象。
强化精准帮扶,及时消除风险。精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也是做好防止返贫工作的基本遵循。我们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因户因人精准实施帮扶,风险相对单一的实施单项措施,风险复杂多样的落实综合性帮扶;根据能力意愿精准帮扶,有劳动能力的加大开发式帮扶力度,没有劳动能力的做好兜底保障,内生动力不足的强化扶志扶智;根据风险状态精准管理,严格把握风险消除标准,规范标注程序,稳定消除风险的及时标注,实行动态管理。
强化分析调度,抓好督导检查。防止返贫涉及面广、系统性强,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合力抓好落实。我们将探索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防止返贫监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等相关部门平台数据共享,健全跨部门的工作会商和信息互通机制。同时,加大防止返贫专项督导检查力度,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县级抓好落实、市级监督检查、省级随机抽查,三级联动,层层压实责任。
强化机构建设,建强防贫队伍。防止返贫不是简单的阶段任务,而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必须建立专门机构,做到专岗、专人、专责、专业。2021年以来,河北持续强化防止返贫专门力量,省市县乡村逐级设立防贫机构,明确专兼职防贫网格员27.27万人,实现机构力量全覆盖。我们将继续用好这支专门队伍,健全完善市县防贫中心、乡镇工作站、村级网格员工作机制,确保机构力量与任务要求相匹配。 

图片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新貌。
二、坚持综合施策,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地区和脱贫户的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措并举解决好脱贫群众增收和脱贫地区发展问题,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巩固提升“三保障”水平,切实筑牢防止返贫致贫基础。脱贫攻坚期内,河北省用8年时间解决了“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有没有”的问题,现在重心已转到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上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常态化抓好控辍保学,落实大病救助、医保参保分类资助等政策,动态改造消除农村危房,完善农村供水体系,进一步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帮扶,不断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产业就业是脱贫人口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2021年,河北省全面开展产业就业科技帮扶摸底调查,建立产业、就业两个信息系统,脱贫地区打造特色产业带21个,建成农业创新驿站108家,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88.62万人,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将坚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加快实施脱贫产业巩固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消费帮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强化省外劳务输出、省内劳务协作和就地就近就业,持续打造河北福嫂·燕赵家政等劳务品牌,千方百计抓好产业、就业两个重点,不断缩小脱贫群众与其他群众的收入差距。

持续深化易地搬迁后扶,加快推动外部帮扶转向内生发展。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是增强搬迁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必要举措。经过连续几年强力攻坚,河北省提前一年完成了30.2万人易地搬迁任务,现阶段重点是做好“后半篇”文章,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我们将聚焦330个集中安置区和13.59万搬迁脱贫人口,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深入实施乡村治理、就业帮扶等专项行动,健全管理组织,加强社会融入,解决好群众办事“两头跑”等实际问题,通过创建示范安置区等方式以点带面,促进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全面加快脱贫县发展步伐,尽快缩小同其他地区差距。经过脱贫攻坚的集中支持,脱贫县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总体发展水平仍明显滞后。2021年,党中央在西部脱贫地区确定了160个国家重点帮扶县,出台专门意见,给予集中支持。河北省参照中央做法,将原45个国定贫困县、17个省定贫困县全部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出台15项支持政策,2021年下达省以上衔接资金102.9亿元。今年将继续加大对重点帮扶县倾斜支持力度,编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统筹用好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资源,有计划开展“组团式”帮扶,增强重点帮扶县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三、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任务历史性完成,“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2021年以来,河北省集中精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动工作重心转移,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努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图片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顾家台村村民冯海花在果园采摘苹果。

在发展特色产业上下功夫,着力夯实增收富民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时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河北省着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上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还不强。我们将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扎实开展农业产业项目突破年行动,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实施重点园区崛起工程和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在推进乡村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宜居宜业乡村。今后一个时期,是乡村形态快速演变的阶段。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将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科学编制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和村庄规划,加快补齐农村水、电、路、气、讯、暖等基础设施短板,下大力气抓好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等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工作,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在县域内优化配置,全面提升农村宜居水平。

在完善乡村治理上下功夫,着力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围绕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进一步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数字乡村建设,完善“五位一体”治理体系,扎实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活动,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在深化农村改革上下功夫,着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农村改革是“三农”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我们将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扎实做好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土地制度改革各项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金融领域改革,不断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四、坚持党的领导,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抓好党建促发展,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

健全完善责任落实机制,进一步压实五级书记责任。坚持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延续脱贫攻坚期间党委和政府定期研究、领导干部包联、行业部门分工负责、重点任务清单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完善县委书记主要精力抓“三农”工作责任清单,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切实把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落到实处。

健全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进一步提供发展要素支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省市县财政衔接资金投入力度不减,原国定贫困县继续实行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政策、继续专项安排新增用地指标,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管和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全面强化人才智力保障,用足用好金融支持政策。

健全完善社会动员机制,进一步构建共促共建格局。做好东西部协作后续工作,强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服务保障,深化省内帮扶、驻村帮扶、部队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健全完善督考评估机制,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各级党委巡视巡查和重点督查的内容,常态化开展监测调度和明察暗访,及时推动整改提升。从严从实开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强化结果运用,严格落实奖惩,以严格考核评估倒逼责任落实。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正确指引下,河北省委、省政府将更加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2年第09期


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部署,为各级政府、涉农机构(龙头企业)提供:1、“三农”调研报告,报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2、“三农”系列培训;3、“三农”项目咨询;4、“三农”企业策划;5、“三农”企业资金、市场对接;6、“三农”政策补贴咨询。我会努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助力河北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积极贡献。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袁桐利对我会批示:“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扎实有力,为推动我省“三农”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望继续发挥桥梁纽带功能,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在“三农”深化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

扫描二维码,进入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公众平台

新闻热线:0311— 66566806、66566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