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从美丽乡村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对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突出强调乡村建设既要见物也要见人,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累计建设5万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了基础。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尽力而为的同时还应量力而行,按照其内在的历史连续性,向常态化、标准化、精细化迈进,在具体实践中,处理好四对关系。
在江苏省无锡市桃源村,空气里时常弥漫着咖啡的味道。
这股咖啡香来自桃源村仙木里咖啡馆,经营者陈婉婷是一位苏州姑娘。她曾表示,自己下乡创业一方面出于对咖啡的喜爱,另一方面出于对乡村质朴生活的向往。
除了咖啡馆,桃源村山南头文化艺术村片区的精品民宿、手作工作室同样颇具特色。这些乡村新业态展现出百姓对乡村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折射出当前我国乡村发展步入“和美”新阶段。
去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布局具体实施方案。
农业农村部有关领导曾表示,从美丽乡村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对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突出强调乡村建设既要见物也要见人,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发展四变
近日,讲述乡村振兴中国故事的电视剧《富春山居》自播出以来,口碑热度不断走高,社会反响热烈。给电视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乡村产业振兴、生活富裕的情节,还有如诗似梦、诗画江南的乡村美景。
电视剧开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俯瞰视角下的碧水蓝天、云雾远山、白墙民居,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
这是当下乡村发展的真实写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系列举措让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多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住建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累计建设5万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推动乡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了基础。
农村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发生新变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继续增长,2022年全国外出农民工17190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高强表示,农村人口长期向外流动,引发了农村人口结构在年龄和性别上的变化。
在年龄结构上,主要体现为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加深;在性别结构上,主要体现为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农村留守妇女增加。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5岁至39岁年轻人,常住在乡村的比例低于30%;乡村60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为23.81%,比城镇高出7.99个百分点。这些人口方面的变化导致农村空心化问题,在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多个方面影响农村发展。
高强说,在乡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的同时,当前也有大量城市创新创业人员、向往田园生活人群、返乡农民工、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从业者向乡村迁移。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将呈现人口城乡双向流动的新格局。
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发生新变化。在生产关系上,农业生产正在由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在传统乡土社会,土地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民收入来源趋向多元化。“相较于外出务工,务农收入相对较少,农民更倾向于选择外出从事非农化工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玉恒说。
在生产方式上,眼下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运而生、传统手工农业正向现代化机械农业过渡转变。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农业科技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主要动能之一。
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改变,带来的是农业资源要素组合利用方式发生新变化。高强介绍,目前,“互联网+”“旅游+”“生态+”正深度渗透并融入农业农村发展各个领域环节,催生诸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刷新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同时,随着乡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消费内容和消费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潜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拓展广阔空间。
农村社会治理基因发生新变化。乡土社会中的“乡”是指农户依托土地形成的空间聚落形态。聚村而居使得人与人之间联系紧密,彼此熟悉,农民在日常的密切接触中逐渐习得常见的规矩,并流传下来形成礼俗。随着城乡人口流动性增强,“农村地区正由‘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李玉恒表示。
农村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和农民社会流动加快后,村民在邻里关系之外,依赖于更加广阔的地域空间,传统道德整合作用和宗族关系呈弱化趋势。
这种变化使农村社会治理理念也随之调整,以村民委员会为例,过去村民对村委会的依赖程度高;现在,村委会更重要的是服务小农户,服务老百姓,接受村民监督,以形成良性互动。
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发生新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统筹力度不断增强,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过去城市的发展较为依赖周边农村和腹地,伴随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城市的吃穿住行等需要可以从全国各地得到供应,城市能够从更广阔的范围内获得所需资源、劳动力等,这意味着,“城乡正从过去简单的供求关系向分工协作关系转变,农村的空间、功能和价值日益凸显,城乡日益成为发展共同体。”高强说。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到2050年,仍会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发展所扮演的角色和定位不仅仅是农民的居住空间、农业的重要生产空间,更是农业多元价值的释放空间、乡土文明的传承空间、良好生态的供给空间、城市居民的休闲空间和创新创业发展的新空间,这正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题中之义。
和美乡村内涵之变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美丽宜居乡村的升级版。受访专家表示,关键是建成具有良好人居环境,能满足农民物质消费需求和精神生活追求,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协调发展的农村。其内涵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更加强调系统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包括“宜居”“宜业”“和美”三个方面,既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及服务升级,也涉及农村产业发展壮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部署。
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部署中,第一点要求是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具体包括坚持县域统筹,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分区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悦表示,从空间承载角度看,系统规划有利于防止对宝贵乡村土地资源的粗放使用,使得各项建设任务高质量落实落地;从时间安排角度看,系统规划、妥善设置各项建设任务的时序,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从多主体协同角度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涉及众多部门、行业和学科,由中央、省、市县、乡镇等各级政府组织领导,由村民、村集体以及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因而系统规划有助于协同各参与主体并凝聚共识,调动积极因素。
更加强调内生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突出农民的关键主体作用,激发农民自觉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健全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机制,组织带动农民推进乡村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帮扶措施,比如,新增脱贫攻坚资金、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促进转移就业、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等。下一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将自上而下统筹帮扶和自下而上主动发展相结合,这是防止乡村发展产生依赖心理,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
李玉恒建议,政府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度创新与保障、营商环境建设和村镇发展平台搭建上,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农村生产要素活力,激活乡村潜能,逐渐形成强大的发展内生动力。
眼下,村民们的内生动力正源源不断释放。今年劳动节前夕,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开展了今年以来的第8次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在培训现场,几十名从事乡村建房的师傅认真学习偏坡建房的技术要领。过去,他们在建房时主要依靠土办法,通过此次培训,大家将掌握建筑安全、结构理论、法律法规等系统化知识,让施工作业更加科学规范。
更加强调地域性。“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国村庄地域性强,气候语言、历史沿革不尽相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需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不盲目跟风,结合自身优势,保持自身独特性,打造地区特色品牌,用具体化的眼光来分析,提出不同的问题和办法。
多位受访专家建议,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可发挥其区位优势,走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高附加值的道路;中部地区农村空心化较为严重,适合以亦工亦农等多元增长路径支撑农村发展;西部地区农村可以凭借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服务业,利用地广人稀的优势,推广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高强认为,和美乡村中的美,侧重于建设基本功能完备又保留乡味乡韵、乡土人文之美的现代化乡村,具体体现在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农业遗迹等方面。从这个角度看,各地农村需要发挥当地独特优势,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转化,因地制宜发展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实现乡村多元价值。
处理好四对关系
在重庆,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先行区,当地从住房舒适、环境整洁、生活便利、办事快捷等方面发力,规范出台精细化地方标准,让农民过上宜居生活。
在吉林,通过一产扩模提质、二三产赋能增效,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吸引了更多农民创新创业、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推动鹿乡特色创业就业模式入选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典型。
在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泾十字挑花”历史悠久,当地充分发掘和传承本地特色文化,开展非遗美育进校园等活动,让和美乡村成为都市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
眼下,各地正迈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步伐,受访专家提醒,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尽力而为的同时还应量力而行,按照其内在的历史连续性,向常态化、标准化、精细化迈进,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处理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之间的关系。随着城镇化水平提升、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乡村人地关系的变化,国家适时提出推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发展社会化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竞争力。
同时,“大国小农”依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因此,在当前和很长一段时期内,一家一户小规模家庭经营仍然是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面。
李玉恒等受访专家建议,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应兼顾扶持小农户,探索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模式如何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方向。例如发展多样化合作模式,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与凝聚力、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高小农户应对潜在风险与挑战的韧性能力等。
——处理好增加资源要素投入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大量投入。而增加对乡村建设的资源要素投入面临项目制约、效益制约和政策制约等难点,需要统筹布局、有序推进。
在资金要素投入方面,李玉恒建议,对于资源要素相对富足的乡村,重点在于制度创新与政策供给,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释放生产要素活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对于资源要素相对匮乏的乡村,可着力提升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构建农户、村集体、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多元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整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抱团式”发展。
高强表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可以探索以县城为载体,建立健全城乡“人”“地”“钱”等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高质量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乡村产业支持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引导不同类型产业组织公平竞争、优势互补。
——处理好整体规划与个性设计的关系。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乡村在自然资源禀赋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性和多元性。因此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还应践行精准方略。李玉恒在长期调研中发现,一些地区的村庄规划脱离实际、简单照搬模仿,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意义不大。“未来,应强化以村民为主体的参与式村庄规划范式,让发展规划更科学、合理,接地气、聚民心。”
——处理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乡村建设应充分考虑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布局和功能,促进产村融合。
高强表示,乡村建设既包括物理空间的建设,也需要通过要素集聚、空间优化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引导农业生产向集约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人口流出使得村庄在物理空间上具备了规模化生产的条件,给予乡村社会关系重塑的机会。在此背景之下,乡村建设及布局需要做出及时调整,统筹推进乡村物理空间资源重组、社会空间关系重构和文化空间价值重塑,以适应乡村社会治理新需求。
在重庆市丰都县包鸾镇包鸾村,当地以地域分布和乡情宗源为纽带,将行政村散居小院划分为特色单元,让群众聚起来;综合考虑山、水、田、河等自然资源禀赋,改造顶面、立面、地面,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微养殖园,让环境靓起来,唱好一首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的二重唱。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部署,为各级政府、涉农机构(龙头企业)提供:
1、“三农”调研报告,报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
2、“三农”系列培训;
3、“三农”项目咨询;
4、“三农”企业策划;
5、“三农”企业资金、市场对接;
6、“三农”政策补贴咨询。
我会努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助力河北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积极贡献。
河北省政府原常务副省长、党组副书记袁桐利对我会批示:“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扎实有力,为推动我省“三农”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望继续发挥桥梁纽带功能,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在“三农”深化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